close

壹周刊 2007年11月29日          

老字號: 光耀門梅 員林梅香莊

      一顆話梅須經醃漬
、日曬、泡水去鹽、調味、脫水乾燥,歷時8個月才能完成。來自彰化員林的「梅香莊」這顆話梅,不加糖精和人工色素,大大顛覆傳統對話梅的不健康印象。
     
     創始人張煥業原本種田
,習得製梅技術後改做梅干,39年前,還銷至東南亞。1990年,張煥業擴大生產,取名「梅香莊」,並栽培女婿游俊傑接棒。
     
     游俊傑打開日本市場後,還投資5,000萬元完成新廠,卻遭親戚背叛流失最大客戶訂單。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憨膽傻勁,出國參展爭取海外訂單如今日本訂單回籠一雙兒女也返家幫忙。沒想到,這顆話梅雖不起眼,卻能躍進國際的舞台。

     十一月的中台灣,艷陽高照,車子駛進彰化員林鎮的崙雅巷,兩旁曬梅子的香味撲鼻而來。到了「梅香莊」,歐巴桑將醃漬過的梅子,一箱箱搬到工廠外的架上曬,「梅子一定要經過日光曝曬,色澤和味道才會變得自然圓潤,這是機器烘乾沒法取代的。」梅香莊第二代接班人游俊傑解釋。

     一顆話梅耗八月「醃漬過的梅子,每天必須在充足的陽光下曝曬八小時,連續曬上一、二個月,才能泡水去鹽,再調味、脫水乾燥,並通過異物和金屬檢測才算完成。」進入工廠採訪前,我們必須穿戴工作帽、口罩及防塵鞋,並通過空氣浴塵室,將身上灰塵清除後,才能入內拍攝梅干。 

      游俊傑笑稱︰「卡早的人攏說,蜜餞是啦撒呷、啦撒肥,也有人誤以為蜜餞用腳採,這攏是以前環境歹,對衛生沒那麼講究。但我們要銷日本和國內的有機超市,品管必須嚴格。」

彰化縣百果山下的員林鎮,曾是台灣蜜餞工廠最大的集散地,游俊傑回憶︰「三、四十年前,最鼎盛時期,這裡集中一百多家蜜餞工廠;後來零食選擇多,蜜餞銷量減少,很多工廠移到大陸或歇業,現在剩下三十多家。」

梅香莊每年生產一千多公噸的乾燥梅干梅肉,由於沒有添加糖精和防腐劑,九成銷往日本及其他國家,是台灣梅干銷日本的最大出口商,一成則在國內的有機超商販售。

    丈人指點學六載 梅香莊的故事,得從游俊傑的岳父張煥業說起。張煥業原是莊稼人,後來習得話梅製作技術,一九六八年做起梅干梅肉生意,除了批給國內盤商,還曾外銷東南亞華人市場。「卡早零嘴少,很多人吃蜜餞,阮丈人光做給外銷和大盤商的話梅,都做到來不及。」游俊傑說。

       一九九O年張煥業成立梅香莊。游俊傑回憶︰「那時我在員林鎮上開租書店,勉強糊口,岳父想把我和小舅子拉到他身邊學做話梅。但做梅干,每天必須在大太陽底下工作,一年後,小舅子受不了便轉行,有一天他跑來看我,還笑我說︰『你頭殼壞掉,才待得住。』

     游俊傑靦腆地笑說︰「卡早阮呷頭路(找工作)一直不順,剛結婚,想去市場賣梅干,分期付款花了三萬多元買台摩托車載貨,沒想到隔天摩托車被偷;後來改開計程車,每天凌晨四、五點出門,半夜回家,也只能度三餐,我們光搬家就不下二十次。」

     最後張煥業看不下去,希望女婿回員林。「那時阮回來,起初開租書店,後來阮丈人要我跟他學做話梅,丈母娘說︰『你丈人脾氣差,跟著伊,自己要想清楚。』我知道做這行辛苦,但是有機會成功,我決定試試。」游俊傑學了六年,總算出師,張煥業逐漸交棒給他管理。

     「我從醃梅子、調味開始學起,每天要推梅子到大太陽底下曬,還要翻面。萬一遇到西北雨,得趕緊收,很費工,所以我現在很會看天氣,只要烏雲出現,我可以判斷風勢,還有多久會飄到這裡。」

       西進開廠做白工  梅香莊專做乾燥話梅及梅干等產品,由於產量持續增加,游俊傑和岳父商量到大陸投資工廠,「阮和一些做蜜餞的台商,合夥八千萬元到廣東開蜜餞工廠,生產話梅半成品再回銷台灣加工。」

       「剛開始,大陸的工作環境像三、四十年前的台灣;環境雖差,但他們進步快,一下子就跟上我們腳步。我發現如果產品再不提升品質,拉大距離,做出區隔,我們很快就要被淘汰。」

       但股東多,意見也多,三年後,因為股東內鬨,大家無心管理工廠,價值七、八百萬元的青梅原料,因處理不慎,全部醃壞,游俊傑決定撤資,「那三年等於白做工。」他打算轉回台灣,改做無糖精、無人工色素的話梅,進軍日本。

    月銷東瀛六十噸游俊傑說︰「我一直想去日本市場,曾有台灣貿易商批我們的貨到日本賣,他們告訴我,日本人也愛吃話梅,但是不能用糖精和人工色素,如果我們做的出來,一次可以拿到五百至一千公斤的銷量。」 

      「我們用最笨的方法,到日本時順便去超市買各式話梅,返台後循著包裝袋上的貿易商電話和地址,寄樣品過去,還請東海大學教授做行銷顧問,全慿著一股『憨膽』。但這些寄過去的樣品,最後都石沉大海。」游俊傑的太太張瓊文說。

       原以為就此了無音訊,未料,幾個月後,一位日本廠商突然主動聯絡,希望他們提供梅干銷日。從一九九八年每個月幾百公斤的銷量,逐年成長,至今一個月銷日本六個貨櫃,約六十公噸。

   親戚背叛 失大單 幾年前,張煥業過世。游俊傑住在埔里的親戚,因九二一地震受災,投靠游浚傑,游俊傑讓親戚管理工廠,未料,親戚卻將梅干製作技術及日本客戶資料帶到別家蜜餞廠,梅香莊因此損失日本最大的客戶。

       游俊傑搖搖頭,歎口氣:「虧我這麼相信他,他竟然恩將仇報,對方用更低的價格競爭,我們的訂單一下就流失六成。這間工廠是我丈人一生的心血,事發後,阮小姨子和小舅子都沒說話,但就因為這樣,我更難堪,只能埋頭苦幹,拚命找出路。」

  兒女承缽  減重擔 2002年,梅香莊投資五千萬元的新廠完工,「很多人以為我是『肖仔』(瘋子),因為蜜餞已是夕陽產業,很多蜜餞廠的下一代不願接手,我卻擴大蓋廠房,慘的是廠房蓋好,客戶卻跑掉,我內心真的很痛苦。」

      為化解新廠危機,他們夫妻跑到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新加坡、香港和澳門等地參加食品展,「全世界都有華人,對華人來說,話梅是小時候的懷舊零嘴,加上我們的產品沒有添加人工色素,很健康,因此爭取到日本、香港及新加坡一些訂單。」游俊傑說。 

       三年前,游俊傑的女兒游欣曄從美國念完書回來,便開始推動工廠的ISO認證。提起這段過程,游欣曄苦笑著說:「由於ISO作業繁複,很多老一輩的員工頻頻抱怨,『做梅干哪有人這樣搞?』但是國外客戶的要求很多,我們必須照做,一張訂單的樣品往返超過十次是常有的事。」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 游欣曄說:「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做這一行,因為太辛苦也太枯燥了,但這是家裡的事業,爸媽辛苦了一輩子,我早就很認命。」游俊傑則是神情篤定地說:「她別無選擇。」

     去年,游俊傑的獨子游尚寰也退伍回來幫忙,他從曬梅干一歩歩學起,讓游俊傑肩上重擔頓時輕鬆不少。今年,原本流失的日本大客戶也再度回籠,他像吃了顆定心丸,笑笑說:「我的興趣就是做梅子,太輕鬆我反而不知道要做什麼。」一旁的太太張瓊文笑他傻。原來這顆小小的梅子,也凝聚了游家人的心。

 壹週刊  

壹週刊  

壹週刊  


壹週刊  
撰文 單美雲 / 攝影 湯興漢 / 繪圖 林佳欣 / 設計 裴惠娟 / 編輯 吳宜菁 

梅香莊連結請點這裡-->  www.plumvillage.com.tw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香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